2012-03-26

Game 後照:Jambo、Le Havre、Agricola: Farmers of the Moor、Ora et Labora、Glen More

2012-03-11 Jambo


聽過 Jambo 這款二人遊戲很久了,知道 Clement 買了,便問他借來跟 Jelly 試試看。遊戲中玩家是攤檔小販,要透過手上的貨物牌入貨然後賣出賺取差價,當其中一方賺夠 60 元遊戲便結束。但由於攤檔的空間有限,不能放置太多貨物,所以玩家不能隨便入貨。而牌疊中除了貨物外,還會有不同的道具、人物和動物等幫助,使遊戲產生不同的變化。這遊戲規則很簡單合理,易上手,不同的卡牌功能不斷為遊戲增加新鮮感,感覺蠻完整的。


2012-03-17 Le Havre


這天一連玩了兩局足本 Le Havre 五人局,超滿足的。第一局靠着炭燒牛扒賺大錢和填飽肚子,而後段看準了時機拿了 Wind Farm 讓我省下很多能源,順利建鐵船運貨勝出。


第二局 Laura 嘗試先買下木船省食物,留了很多資源,最後建了 Church 搶大分,Jelly 也在大家不為意的時候建了 Football Stadium,不過都不及阿恒在最後幾個行動拿了超多資源去賣,最後給阿恒這個賣物王勝出。不過有點遺憾的是他有五個工廠但卻建不了 Bank,不然的話他會拋離更多呢。


2012-03-18 Agricola: Farmers of the Moor



聽 Mandy 說她和阿華自上一次玩過 Agricola 後便不能自拔,連續兩個星期不斷苦練,真的佩服他們。趁着他們還興致勃勃,於是便相約一起玩一玩沼澤農夫擴充。我自己第一次玩沼澤農夫的三人局,玩得普普通通啦,嘗試用新的主要發展卡,但後來發現其實用處不是很大,而且也犯了其他一些貪心的錯呢。



這是 Mandy 的農場,雖然開始的時候好像有點迷惘,但後來各樣都發展平均很不錯。


但我們都不敵阿華的無敵農場,最後竟然有十二匹馬!而且很多項目都滿分了呢。


2012-03-19 Ora et Labora


連續第三天玩 Uwe Rosenberg 的遊戲了,這次是和 Jelly 一起試跑剛買入的 Ora et Labora。首先想說的,是不明白為甚麼出版商要用那麼薄的雜誌紙來印 Game Summary,也不先幫忙把 France 和 Ireland 部份分開,害我要多費一些功夫把它裁剪和塑封。


這是生產輪,每回合把指針撥到下一格,所有資源便自動增加,頗聰明的設計。


相比起 Agricola 和 Le Havre,算是很省地方的了。


這是 Jelly 的山頭,她建了很多貴價建築。



而這是我的山頭,我放棄到海邊發展,而盡量把  settlements 都堆在一堆,也透過 House of the Brotherhood 拿了很多分數,最後靠着這個拋離 Jelly 一點點勝出。



令我意外的是,本來我是因為麵包才選法國來玩的,但最後竟然沒有被建的建築物就正正是 Bakery @.@

暫時對遊戲還不是很熟識,但玩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有趣味。光是想想搶資源的時機、資源變換的組合、建築物的擺位等,已是很有樂趣了,只是有點擔心固定的建築出場次序可能會減低耐玩性,不過這個要再多玩幾局才說吧。


2012-03-21 Glen More


起初以為 Glen More 不會很耐玩,但怎知道玩了很多次仍會想開來玩呢。
這次 Jelly 刷新了高分記錄,得了 86 分呢,有點誇張。


其實我這局也玩得不算太差,只用一張特別卡也有 56 分呢。
不過再一次證明,那些特別卡真的非常重要,要圍繞着它們來計劃才會有勝算。




2012-03-11

Game 後語: Merchants: Lords of the Sea、Agricola、Through the Desert、Ticket to Ride Europa 1912


Merchants: Lords of the SeaReiner Knizia 一款名不經傳的遊戲,由游人碼頭推出中文版,譯名為海上絲路。不過很奇怪的是,中文化後盒子封面的英文名稱卻改為 Maritime Silk Road。

玩家在遊戲中要做的是船運生意(又是這個主題 -__-),船隊中的每條船都只可裝運一種貨物,玩家要好好選擇要運的貨,配合當前和將來的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是玩家們可用手牌操控的,而越多船可運當前熱門貨物,就會賺越多的錢。另外,遊戲中有一些特殊卡可供購置,這些特殊卡可讓擁有者在取貨、裝貨、運貨時取得優勢。

這個遊戲還算挺好玩的,但整體來說沒有甚麼突出的地方,從主題到機制都有着其他歐式遊戲的影子,沒有甚麼個性。好處是易上手、節奏明快且遊戲時間短,用來做需動點腦筋的填充遊戲還不錯。

常說教玩遊戲前需準備,這次在亳無準備之下便玩錯了一些規則,真抱歉:
  1. 階段二打出貨物牌時可打多張手牌。
  2. 根據英文規則,特殊卡牌的能力應譯作:
    1. 商船:玩家可裝運多一件貨物。買下商船後玩家可即時從貨物供應堆拿取一件貨物裝運到新的商船上。
    2. 交易所:玩家的第二階段結束時,無論玩家在第二階段選擇了甚麼行動,都抽一張貨物手牌。
    3. 搬運工:玩家可在第一階段中額外換裝一隻船上的貨物(不論他在第一階段選擇了甚麼行動),買下此卡時可即時執行此動作。
    4. 許可證:當遊戲中需要計算收入時,而許可證的擁有者至少有 1 元收入,他可額外獲得 2 元收入。

這一局中我們玩錯了以為每次出牌只能出一張,拖長了整個遊戲呢。


哈哈,又是 Agricola 了,這個遊戲真是百玩不厭。這一局中,我墮入陷阱了。我抽到幾張的職業卡包括「採莓工」、「農夫」、「牧羊人」和「養豬戶」,而我也有「迷你圈地」這張發展卡,想當然地我就努力思考怎樣好好蓄牧。我先打出「採莓工」拿了幾次木頭兼賺取食物,之後為打出「農夫」打算慢慢一次一次建柵欄兼賺豬牛,同時一直伺機打出「牧羊人」和「養豬戶」。但到中局才醒悟我其實一直在浪費時間。首先為了那用「農夫」賺那一豬兩牛,我本可一次建柵欄但卻平白浪費了四個行動力(包括打出職業卡那個行動),另外想深一層「牧羊人」和「養豬戶」就算給我成功打出了,也不可能用超過兩次,這些都是好看不好用的卡。醒悟後我便急起直追,不斷擴建 / 翻修房屋和增加家庭成員,盡量增加後局的行動力和分數,最後也很可惜不能填滿農地,只得 36 分。而 Jelly 和 Chiu Chun 都打了很多漂亮的 combo,印象特別深刻的是 Chiu Chun 的「燒炭工」,大概為他賺了七份木頭和七份食物吧。另外他又用「玉子杓」拿了很多麥子去種,又烤麵包拿一大堆食物到「雜貨商」換了全部的資源,真的很精彩。不過又是因為未填滿農地,最後也敵穩紥穩打的 Jelly,Jelly 最後以 40 分勝出。


自從上次(差不多一年前)跟 Gary 玩過二人局 Through the Desert 後,便一直沒有開過,而只用 iPad 跟 AI 對局。這是第一次玩五人局(iPad 版最多只支援 4 人),一開始感覺挺混亂的,但慢慢也適應了桌上的五顏六色。這一局中我沒有特別想取綠洲分,也沒有想圈地,但想試試盡量卡對手,也想拿至少兩個最長駱駝隊伍分。但我發現五人局是很難控制局面的,也很難估算甚麼時候會結束遊戲,最終還是計劃失敗輸了。感覺上五人局比二人局少引誘,因為有些顏色一看就知道不得不放棄的,因此好像反而對抗性少了。


這是第一次玩 Ticket to Ride: EuropeEurpora 1912 擴充,這個擴充有幾個部份的,但我們只玩了的 Warehouses & Depots 部份。規則大致跟基本版一樣,只有如下小改動:

  1. 遊戲開始時每位玩家獲發 1 個 Warehouse 和 5 個 Depots。
  2. 遊戲開始前由最後玩家開始逆時針方向每一放一個 Depot 到其中一個城市。
  3. 每一次當玩家選擇抽火車牌的話,他必需先抽一張火車牌面朝下放到其中一位玩家的 Warehouse 上。
  4. 當玩家連接一條路線時若路線的一端有一 Depot,他便可付出自己的一個 Depot,來換取該同顏色 Warehouse 上所有累積的火車牌。
  5. 玩家可在自己的回合中免費放置一個自己的 Depot 到任何還沒有 Depot 或 Station 的城市。
  6. 遊戲結束時,剩下最多 Depots 的玩家得 10 分,平手的話同得 10 分。


這一局中,一開始單從各人 Depot 的位置,就大概感到會十分擠擁。結果大家一起起動搶路線之後就發現我、Chiu Chun 和 Pat 都卡得要命。我有一張長途車票從 Kobenhavn 到 Erzurum,中途就已給 Chiu Chun 卡住了,被迫要繞到而行,而我繞的路剛好又是 Pat 給 Chiu Chun 卡住了後的後備路線,總之大家都互卡很辛苦。但萬萬想不到的是 Cathy 突如其來搭通了由 Smyrna 至 Angora 這條我的必經之路!這真是神來一擊,最後迫使我和 Pat 都要用車站才能完成手上的車票。遊戲結束前,點算過我肯定拿不到最長路線,於是便把心一橫賭在 Budapest 至 Kyiv 這條長度為 6 的隧道上。當時有兩隻顏色可給我選擇,可是運氣不佳,又沒有記牌,結果押錯了。


Europa 1912 這個 Warehouse & Depot 擴充對原遊戲的改動不多,不會很影響遊戲的流暢度,而因 Warehouse 的出現增加了一些策略成分,因為從 Warehouse 拿到的火車牌數目可以是很可觀的。不過對於那些比較享受在遊戲中專心完成目標的玩家,這個改動可能會讓他們有點分心。但總括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擴充,遊戲不會被改到面目全非,而同時能帶給玩家新鮮感和新挑戰,值得已玩厭了基本版的玩家們一試。


2012-03-10

Game 後語:Catacombs、Colossal Arena


玩過主題很現實但本質卻莫明奇妙的 Urban Sprawl 後,次天決定約幾個中學友好玩點奇幻主題的遊戲一掃悶氣,最後選了 Colossal Arena 和 Catacombs

Colossal Arena 中,玩家們來到一個競技場,場上有八隻怪物互相廝殺。但玩家們的目的並不是要來玩街頭霸王或三國無雙般帶領自己的怪物殺出重圍,而是要冷靜地下注在這些怪物身上,賺取最多的彩金。遊戲會進行最多五個回合,每一回合都會有一隻戰鬥力最低的怪物被殺。五個回合下來就只剩下三隻怪物生還,而這時會進行派彩。曾下注在剩下未死的怪物身上的玩家可按下注時間獲得彩金,越早下注的代表眼光越好,因此派彩越多。各玩家把自己由所有生還怪物獲得的派彩加總,總彩金最多的玩家勝出遊戲。玩家們並非只靠運氣下注的,每位玩家手上都會有一些戰鬥牌,可或多或少地控制不同怪物的戰鬥力,而且每隻怪物都有一個特殊能力,如增加手牌、反悔下注、復活等等,可供怪物們背後的靠山(即公開下最重注的玩家)使用,所以大家都會各懷鬼胎,引誘對手下注在某怪物身上再用計謀將之誅殺。簡言之,整場遊戲就是一場集體造馬的賭局,看誰造馬的手法最高明。


Winnie、Taber、Siuman 和我都是第一次玩。這局抽到的怪物包括:
  1. Amazon:可抽三張戰鬥牌
  2. Colossus:可從任何(包括已死的)怪物身上拿回自已曾下過的注碼
  3. Gorgon:可搶某玩家一張某怪物的戰鬥牌
  4. Daimon:可任意在未被下注的位置上下注
  5. Cyclops:把禁止某對手下一輪使用一半的戰鬥牌
  6. Wyrm:可任意棄掉本回合可見的戰鬥牌
  7. Unicorn:可任意互換某怪物可見的(包括過去回合的)戰鬥牌
  8. Troll:可取回一張 Troll 可見的(包括過去回合的)戰鬥牌作為手牌
在第一隻怪物被殺之前,大家除了一般的公開下注之外,還可以下暗注的。可是除了 Taber 之外,大家都沒信心,反而希望趁早成為心儀怪物的背後靠山,使用它們的特殊能力。第一回合最後大家看見 Taber 下了三注(包括暗注),當然成為眾矢之的,而且他其中一隻支持的怪物 Gorgon 的特殊能力實在太邪惡,所以很合理地它成為第一個被殺的對象。

第二回合,我嘗試下注在 Siuman 支持的 Amazon 和 Taber 支持的 Troll 身上,原因很簡單,就是要分散風險。而且,我支持的 Colossus 可讓我反悔下注,反正我肯定它死不了(因為我有它的大牌),看清風向再轉舵也不遲。這一回合的不幸者是 Cyclops,死因嘛……不明,而 Cyclops 死後我們才發現原來 Taber 的暗注就是押在 Cyclops 身上,只怪 Taber 沒好好地保護它啊。

第三回合,我押注過的怪物已有四隻,那代表不改注的話就肯定會有注碼浪費的了。經過衡量後,還是決定放棄 Unicorn 改押 Colossus。另外,當時 Winnie 和 Siuman 都已分別地連押同一隻怪物三個回合,不可能給它們留活口的。但一回合只會死一隻,結果我決定和 Siuman 和 Taber 合作,聯手攻擊 Winnie 的 Wyrm,讓她白白廢了三個注碼。

第四回合,正所謂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上一回我因為手上有比較好的 Colossus 牌而放棄 Unicorn,本來十拿九穩的,但兵敗如山倒的 Winnie 為了復仇,竟然狠狠地把我心愛的 Colosssus 幹掉了,連帶我的兩個總值 6 元的注碼都付之流水。可惡…

第五回合開始,Siuman 的五個注碼還是絲亳無損。不過這一回合我真是有點運氣,四隻怪物,四位玩家,而剛好 Siuman 是這回合第一個出牌,而我是第四個出牌的,而又剛好我手上有一張 Spectator 0。甚麼意思?不解說了,總之就是我有機會說服 Winnie、Taber 合作,幹掉 Siuman 旗下其中一隻怪物。結果 Siuman 只保護了 Amazon,他下最重注的 Daimon 重傷不治,最後我和 Siuman 平手。

這遊戲比我想像中好玩,簡單的規則中暗藏心機計算,講求策略也講求口才。各怪物的特殊能力也設計得恰到好處,為整個遊戲增加了不少變化和耐玩性,但又不會讓人感覺太過隨機。總括來說,這是很不錯的一個小品遊戲。


晚飯後,玩了一個我的收藏中比較另類的遊戲 -- Catacombs。Catacombs 是一個勇者闖進地下城打怪獸的遊戲,但勇者們打怪獸不是靠出牌也不是靠擲骰,而是靠玩家們的彈指神功,把勇者們的標示物射向怪獸的標示物!看看下面的示範:


遊戲中有四位勇者,包括:
  1. Barbarian:血比較多,宜深入敵陣扮葉問一個打十個。他有一招大絕可一個行動連環發動四個攻擊,但出大絕後會暈。
  2. Elf:除了近身戰外,還可射箭作遠距離攻擊,殺敵而手不沾半滴血。
  3. Theif:殺了怪獸拿多 100 元獎金,攻擊失敗也可逃走。
  4. Magician:有一本魔法書可召喚不同炫目的魔法。
勇者們的目標就是要把所有敵人 KO,最後幹掉城下城主。而玩家中有一位(小弟)需控制地下城主和其他嘍囉,目標就是令全部勇者都暈倒或犧牲。


這類彈指神功遊戲應該是要用錄像來記錄的,但我們整局都顧着笑,沒這等空閒。很多時候敵人明明就近在眼前,但卻「撻 Q」失足。又試過明明十拿九穩,於是口出狂言之後射出兩支箭,卻一支由巧妙角度射失,一支在敵人面前兩公分掉下來。整個遊戲中太多這些搞笑場面了,氣氛非常熱鬧。


這一局勇者們最後一關要擊倒的地下城主是 Sorcerer,他血不多,但會殘像拳,讓勇者們撲個空。開始時 Taber 的 Barbarian 耍大絕衝進我佈下的天羅地網,但礙於技術所限,只能讓我的手下受點小傷,之後就被我的 Fire Daemon 用火球趕出陣外。Winnie 的 Elf 雖說可遠距離攻擊,但根據之前幾關的實驗之後,還是停留在「拔箭插敵」的程度,威脅不大。Siuman 的 Magician 怕死,只敢派出貓頭鷹遠距離施法術,祭出魔法盾之後,魔法差不多用完後才加入戰團。反而 Jelly 的 Thief 雖然攻擊力弱,但卻是最勇敢的衝過來主動攻擊。幸好 Sorcerer 利用了 Magician 的魔法盾,讓勇者們埋不了身。經過一輪混戰,Sorcerer 還是不敵多血的勇者們,幸而死前還拉了 Barbarian 和 Elf 陪葬,算是死而無憾吧。

Catacombs 雖然美工非常差勁,但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遊戲。操作簡單,一看便會明白,容易讓玩家投入,而且過程十分歡樂。而遊戲內容還挺豐富的,想不到勇者們還可裝備道具呢。難得的是每個角色和怪獸的能力都讓人感到新鮮,但又相當平衡,做勇者或城主都會感到有挑戰性。總括來說,這是一個令我想一玩再玩的遊戲,下次想試試打 Dragon,看看四周都是 Fire Spirit 和 Fire Wall 會是怎樣的。

2012-03-07

Game 後語:Urban Sprawl


當初決定購入 Urban Sprawl(下稱 US),主要是因為小弟非常欣賞其設計師 Chad Jensen 的前作 Dominant Species(下稱 DS)。DS 那豐富的行動選擇、有不同個性的物種特殊能力、直接且狠的區域攻防衝突,都正正抓到我的癢處,令我難以忘懷。而看過 US 的規則後,雖然覺得 US 的內容沒有 DS 那麼豐富,但當中也有一些新穎有趣的機制很吸引我,而且規則較 DS 簡單,估計應更容易讓棋友們接受,所以便透過 P500 系統預購了。


US 是一個城市建設的遊戲,玩家們合力共同把一個小城鎮(Town)建設成為一個城市(City)再發展成為一個大都會(Metropolis)。玩家們每回合有六個行動點,可選擇花費這些行動點來拿許可證(Building Permit)、直接建建築物或搶奪一份建築合約(Building Contract)留給將來建造。建造建築物需要有足夠的許可證、錢和合符一些城市規劃限制,而成功建造則可帶來名譽、金錢、不同界別的影響力等等。遊戲當中會有很多事件發生,這些事件都會讓不同地區 / 種類的建築物的擁有者得到或損失名譽和錢。當發展至城市階段時,玩家會按不同的條件被選舉為不同的政客,而各政客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例如免費建公園、增加建設時的鄰居得分、增加功能組別的得益、搶其他玩家手上的錢、增加行動點數等。當發展成大都會後,更會多了一個 Contractor 角色可進行市區重建把舊建築拆毁。最後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後,遊戲便結束,最多名譽的玩家勝出遊戲。


開箱過後,忙於為環台之旅作準備,所以沒有時間試跑。一擱下來便是三個多月,直至上個禮拜終於下定決心湊夠棋友(Chiu Chun、Cathy、Jelly 和我)試跑一次四人局。

老實說,這是一次相當糟糕的經驗。

其實玩之前已經在 BGG 論壇上看見很多玩家說 US 的隨機性十分大,分數擺動也大得無法接受,而且多人局時輪候時間很長,無法作長遠計劃等等。可是我心想,連 Innovation 這個瘋狂的遊戲我也能樂在其中,隨機性和分數擺動應該對我影響不大吧,重要的還是臨場的感覺。


遊戲過程我不詳述了。初局的時候還不怎麼樣的,大家都花心思地努力建設,東拉西補的得一點錢和名譽,過程中還挺有趣的。但當 Planning Deck 抽到一半後,便開始有很多事件發生,先不說每一件事都很突如其來的,讓大家無法招架,也無從準備,單是要去頻頻處理一大堆的事件這一點,已夠擾民的了。而當 City Deck 被啟動後,有更多的事件被加入,雖然很多事件對我來說是有利的,但我卻無甚喜悅,因為感覺是遊戲在玩我,而不是我在玩遊戲。到 Metropolis Deck 被啟動後,情況只有加劇。一來從頭到尾拿着 Media Vocation 的玩家無緣無故地每件事件都可加名譽加錢,二來每件事件都誇張得令人「 O 咀」。看看上面這一張 Marina,光是這一張就已讓 Jelly 一下子就拋離了大家幾十分,而這是完全沒有先兆的。最後大家在糊裹糊塗中結束了遊戲,Jelly 大比數勝出。而因為大家都好像若有所失的,所以決定在這天棋聚結束前玩一場短版 Le Havre 平復心情。

總括來說,US 的敗筆是把玩家丟進一個非常被動的境地,使玩家做的決定都變得意義不大。雖然遊戲中有一些有趣的區域控制和選舉機制等等,但卡牌上的事件實在非常騷擾,讓人無法享受遊戲中的其他優點。我估計或許玩二人局的話,而且玩多幾次熟習那些事件後,感覺會好一點,但暫時來說,沒有意欲再給它多一次機會。

我購買遊戲之前都會先看過規則,感覺良好才會敗它回來的(這句好像有點怪怪的 @.@),從未試過落差這麼大。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此遊戲的牌述成份,讓我沒辦法單從規則看見遊戲的全貌(話說回頭,US 的規則是寫得極之好的,僅次於 DS 的規則)。以後會再小心一點,再多做一點資料搜集才去敗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