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9

Game 後照:Agricola: Farmers of the Moor、Glen More、Uptown、Puerto Rico、Race for the Galaxy、Le Havre

2011-11-25:Agricola: Farmers of the Moor

這一局一開始在家們口已有很多 沼澤和樹林,來不及清理,農場亂七八糟。
幸好及時修建石屋,挽回不少數。

而 Jelly 的農場則井井有條,而且有很多馬!馬的得分沒有上限,非常值得投資。


2011-11-29Glen More

這一局其實覺得自己玩得不錯,釀酒加賣物會,再加上 Loch Ness 不斷在 Tavern 拿分,以為會贏定了。

怎知道被 Jelly 的 Duart Castle 和 Loch Oich  + Annual Fair 打敗了。
有點後悔過份擴充,最終扣了很多分。


2011-12-03Uptown


幾過之前幾局的教訓,我盡量提醒自己要平均使用兩種顏色,結果我的綠色幾經辛苦才能連在一起呢。左邊的紅色差點兒也能連起,不過差了一步,被 Jelly 攔截了。


2011-12-11Puerto Rico

有朋自遠方來,Laura 和 Sam 第一次來寒舍玩他們從未玩過的 Puerto Rico。
很盡興地一玩就玩了三局,女子組大勝,而且玩後的第二天大家都仍在回味,興致勃勃地討論呢。很期待再來幾場~


2011-12-17:Glen More、Race for the Galaxy

這陣子玩得最多的遊戲應該是 Glen More 和 Race for the Galaxy 了。 
這一局我不再打人海戰,而是甚麼都生產一些。

Jelly 也走差不多的路線,不過規模小一些,雖然害我最後算地數目時扣了很多分,但幸好我的 Iona Abbey 和 Loch Morar 能夠彌補。

第一局:Tourist World + Consume VP x2 真的超好用的,不一會而就搶了大部份的分數 。

第二局:我雖然是 Earth's Lost Colony 起家理應賣物賺分,但受不住手牌強大軍事力量的引誘,轉為武力擴張。最終成功打出 Rebel Home World 和 Rebel Base 賺了很多分呢。


2011-12-18Le Havre

上一次跟 Benny 和 Midco 玩過 Le Havre 後,念念不忘,最終還是忍不住把它敗了回來。
跟 Clement 和 Grace 試玩四人局,終於把全部 Standard Building 都看過一遍了。這一局我到中後段才開始賺到錢,但想煉鋼造船時被 大家霸佔了關鍵建築物而阻延了不少回合。最終我還是能夠運了好幾次貨賺大錢,但不幸的是我最後拿了一大堆 Clay 打算變磚賺錢再運出去,但忘了拿能源!結果只好退而求其次換一份鋼運走,賺少了很多。

而 Clement 這局運了一堆牛賺大錢後就瘋狂買建築物成了地產大王,而且當中很多都有組合功能,結果以 $238 勝出。上圖是他部份的建築物。



2011-12-08

Game 後語:Le Havre



禮拜六晚到了 Benny 和 Midco 家,三人玩了 Agricola 設計師 Uwe Rosenberg 的另一大作 Le Havre

Le Havre 是法國的一個城市,這城市擁有法國第二大的港口。遊戲中,玩家們要共同發展建設這個城市,但同時透過不同的手段賺取金錢,成為最富有的玩家。

遊戲流程非常簡單。按玩家人數進行若干回合,每回合共有七輪,玩家輪流行動。每一輪有指定的兩種資源加進供應區,然後當前玩家可選擇拿取某一供應區的資源,或是進入當前已建好的一橦建築物執行相應的行動,並可選擇買賣建築物和船隻。每一回合結束時要餵養工人,而且該回合有收成階段的話麥子和牛會繁殖。當所有回合完成後,所屬建築物價值加手上現金總額最高者為贏家。


這一局斷斷續續歴時差不多六個小時(實際遊戲時間約兩三小時吧),細節都記得不太清楚了。只記得一開始的時候我是抱着玩 Agricola 的心態,一直想着要怎樣弄好食物的供應。所以當看到船隻可供應食物時,便省這個省那個的留着資源建碼頭建木船。其時 Benny 非常積極地建不同的建築物,而 Midco 則努力地囤積資源。我建了第一條船後,錢和食物都所餘無幾,差點要借貸。

差不多這個時候,扒房出現了,只需用木炭和牛肉燒 4 份牛扒就可賺取 24 元!準備充足的 Benny 燒牛扒燒出名堂,他的第一桶金就這樣撈回來了,羨煞旁人。可是我資源貧乏,只有烤麵包的份兒。過了數輪後雖然也積了點資源燒了幾份牛扒,但我深知道這條財路是不適合我的,因為木材經常給 Midco 和 Benny 搶去,更枉論木炭。


光羨慕和模仿人家是永不會成功的,必需找出自己的方向並實踐出來。這時糧食上其實沒有太大壓力,所以我便開始籌建一隊船隊,不斷補給食物之餘,也等待 Shipping Line 的出現大量賣貨賺錢。木船跟本就不中用,但高級的船則需要用鐵和鋼,而鐵和鋼可說是非常稀有的。這是因為每一回合只會有一份鐵加至供應區,而由鐵煉鋼則需要大量的能源。煉鋼廠在 Benny 手上,我不多次給他入場費,而反正每次煉鋼數量沒有限制,所以我決定先囤積一大堆鐵才光顧一次。基本上,看見供應該有兩三塊鐵我就搶。煉鋼用的能源也是要解決的一大問題,聽 Benny 說往後能源將會很短缺,所以我便索性自己建煤礦。雖然每次可拿到 4 份煤很不錯,但遠不足以大量煉鋼。但這也沒辦法,焦炭廠(可把煤升級至能源大為提高的焦炭)遲遲未出現,我也只好拿多幾次煤低效率地燒。花了那麼大的氣力,過了好幾回合,終於一口氣煉了 7 塊鋼!

這時遊戲已經近尾聲,我恐怕一點貨也未運那就虧大了,所以便匆匆忙忙地建了兩首鋼船,然後就立刻把先前宰牛所得的牛皮升級為皮革,跟牛隻等一起賣出。每次可賣 11 件貨,真爽呢!我的財富因此而迅速增長。煉鋼船只用了 4 份鋼,剩下的鋼本來也可以高價賣出的,但想來想去還是讓它們幹更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建豪華郵輪,我的豪華郵輪值 38 元,比賣 3 份鋼的價錢還要高呢。Benny 和 Midco 看見我的身家暴增,還以為我會贏定了,可是我看見 Benny 面前大量的建築物和 Midco 面前數之不盡的資源,心想誰勝誰負還是言之尚早。

最後階段,大家都要錢不要貨。Benny 繼續建設和買下大量建築,而 Midco 則把她大量的魚賣到魚市場,也把其餘亂七八糟的貨都賣到 Bridge over the Seine,而我則繼續透過 Shipping Line 散貨。最後結算,Benny 有銀行和大會堂把他的建築物加值,最後以 255 (Benny) : 234 (Jam) : 159 (Midco) 勝出遊戲。

後來回家再細看規則時發現,玩錯了兩個規則:
  1. 每次收成階段,有最少一份麥子的才能多加一份麥子,已有最少兩頭牛的才能多加一頭。但我們每次都多加兩份麥子和兩頭牛,怪不得食物那麼充裕。
  2. 最後一個回合應該由最初的起始玩家先行動。不過這點對我們這局來說沒有甚麼影響。
回想這一局,我開始時覺得要用某個建築物付一點入場費就可以了,犯不着親自動手興建,怱略了它們強大的增值能力,所以最後看見 Benny 單是建築物已拿了二百多分確是有點驚訝,下次再玩時會多加注意。另外,木材在這遊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既可建築,又可當作能源,又可賣出去賺錢,大家有了經驗相信下一次會爭奪得更激烈。

這一局的 Le Havre 讓我更欣賞設計師 Uwe Rosenberg 了。Le Havre 的規則雖然非常簡單,但透過建築物的不同組合,整個遊戲內容變得極之豐富。可以使用場上全部建築物、資源可以升級等等這些設計都大大增加策略空間,給我很紮實的感覺。難得的是遊戲內容這麼豐富,平衡度仍然做得那麼好,相信在遊戲測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值得一讚。整體來說,這一局讓我非常享受,很期待有機會再玩!

2011-12-05

Game 後語:Automobile


禮拜五晚我和 Jelly 又到 Clement 和 Grace 家中作客,玩了他們家中唯一還未玩過的遊戲 Automobile

在 Automobile 中,每位玩家扮演美國早期的汽車製造商,透過研發汽車、大量製造、廣泛經銷等等來賺錢。過程中也要招攬不同的人才來參與,增加效率。最後賺最多錢的玩家勝出遊戲。

我們四個都是第一次玩,而玩的是戰棋會出的中文版。首先我得說,Mayfair 沒有把規則放到官方網頁,害我要到 BGG 找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規則才能事先了解遊戲內容,有點不悅。另外,不知道是漏掉了還是本身就沒有提供,遊戲盒子裏竟然完全找不到參考卡之類的東西,個人認為對於新手來說真的不夠體貼。

無論如何,我還是硬着頭皮把有點繁瑣的規則講解了一遍,便怱怱開始了。整個遊戲只有四個回合,但每個回合都有很多階段。



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有甚麼概念,大家直覺上都認為可幫助建廠的 Ford、Kettering 和 Durant 最有用,但我則比較向錢看於是選了推銷王 Howard。第一回合雖然大家都爭奪中價車市場,但因需求頗大,我們所有製造的車都能賣光。

第二回合大家開始研發多一些車款,但由於預期中價車的需求還是比較大,於是我還是決定死守原來的廠房,還加建一個工廠和零件廠降低成本大量生產。當然,為了確保所造的車能賣出,我還是選了我喜愛的推銷王 Howard。而且,為了吐現和避免損失(已有更先進的中價車出現了),我用第三個行動狠下心腸地把所有廠房都關閉。結果幸得 Howard 幫忙,我的中價車能在沒有分銷商的情況下順利全部賣出。

第三回合,我還是堅持我的只推單款車策略,靠着 Ford 建了兩個低價車廠和一個零件廠來生產一款低價車。這回合我抽到的低價車和中價車的需求量其實都並不大,但眼看市面上有很多的低價車款推出,而我又沒有 Howard 的幫忙,所以唯有要求救於分銷商了。雖然有三個分銷商,但我還是不放心,最後我還是決定斥資兩個研發標記來買下一個促銷標記。最後證明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我的低價車剛剛好賣光,真的很險。

最後一個回合,我心想只賣低價車的話,就算全都賣光其實賺得還是不夠多,所以我決定選 Durant 開發一款中價車,之後再加建至總共三個廠房,同時搶攻中價車市場。這一個回合,大家都似乎把身家性命財產全部都賭上了,全都瘋狂造車直至只剩下十多二十元。Grace 更是連續三個行動都是生產汽車!已是最後一個回合,大家當然都不會再理會遊戲順位,全都搶減價標記和促銷標記。結果有運氣加持,我的低價車和中價車都順利賣光。可是 Grace 還剩下八、九輛車賣不出呢。不過 Grace 樂觀地說,她選的 Sloan 終於能發揮最大功用了(把損失標記減半)。最後,小弟以 $4940 勝出遊戲。

不過後來再細看規則才發現,我們玩錯了幾個規則:
  1. 第三、四回合的高價車和第四回合低價車的需求量是抽多一塊需求牌來決定,而不是直接算 1 和 +1。對我們這局來說,高價車無甚影響,但本來 Grace 最後一個回合可賣多一至兩輛低價車呢。
  2. 不能在高價車款放減價指示物。記憶中我們沒有這樣做。
  3. 計算損失時,同價車中第 N 先進的車款得 N-1 損失標記,不論自已是否擁有最先進的車款。大家本來應該會多拿些損失,但應該也差別不大。
  4. 放完折扣標記後不可再放折扣標記。記憶中我們沒有這樣做。
總括來說,我覺得 Automobile 是一個不錯的遊戲。雖然規則看起來有點繁瑣,但實際玩的時候卻感到很流暢,而且機制尚算配合主題能令玩家投入。不知道為甚麼,玩這遊戲時我對金錢的流向沒有很準確感覺,只是大概感到賺得多或少。不過可能正因為這樣,玩起上來真的有一點經營車廠大方向的感覺,而非婆媽地算着十元八塊。雖然沒有甚麼直接的互動性,但也要注意對手的舉動,因為很可能會影響自己汽車的銷售。玩完第一局後我覺得還挺享受的,不過我有點懷疑這遊戲的耐玩性,總覺得可能玩三四次之後就會玩膩,但暫時來說我仍是很期待再玩的。